我院驻村工作队喜获“2016年度省直部门驻村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7-04-01 14:57:00
2017年3月1日,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辽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表彰2016年度省(中)直部门(单位)驻村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辽组通字〔2017〕11号),从全省1790个驻村工作队中评选出50个先进集体,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驻大屯村工作队获此殊荣。
建昌县大屯村是我院定点帮扶村,2014年8月组建以水保所副所长张东为为队长的驻村工作队,同时兼任大屯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我院科技成果及人才优势,整合帮扶项目和科技资金,培育大屯镇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通过两年多的科技帮扶工作,优质杂粮和特色水果产业已经初见端倪,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目前,大屯村除低保户以外,1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开始在大屯开花结果。2016年,驻村工作队全年共落实科技扶贫项目13项,经费额度达到121万元,引进示范各类作物新品种19个,示范1240亩,推广3560亩,种植户增收105万元。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科技服务团队
为做好2016年度大屯村定点帮扶工作,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同志先后2次率队对大屯镇进行调研,走访慰问贫困户,并召开了全院科技扶贫工作会。除了驻村工作队外,另外选派果树、玉米、杂粮、花卉等8名科技骨干组成大屯村科技扶贫服务队,负责具体实施各项科技帮扶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明确方向目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通过调研,驻村工作队制定了《大屯村三年整体帮扶规划》,确立了以大屯村为核心,重点发展优质杂粮和特色果品两个主导产业的工作目标,优先建立精品谷子示范基地,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形成谷子种植专业村;发展以优质葡萄、大枣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依托大屯镇画廊谷和云山洞景区旅游资源,建立优质梨、苹果、葡萄、桃等标准化示范园,大力发展采摘观光休闲农业,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重视基层党建,促进科技精准扶贫
2016年,驻村工作队着力抓好村班子建设,协助大屯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组建了年富力强、有战斗力的新班子。同时,规范了村“两委”干部的从政行为,强化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管理,严格实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注重培养科技致富能手,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党群共同致富。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一对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各项科技致富措施。
整合科技项目,筹措扶贫农资经费
在农科院总体协调下,2016年驻村工作队和服务团队在大屯村整合实施了13项科技项目,总经费121万元,用于支持大屯谷子、大枣、梨、葡萄等特色产业发展。此外院财务处还设立8万元的驻村扶贫队专项资金,用于驻村专家吃住行等方面,解决扶贫队专家后顾之忧,保证更多时间在大屯村指导农民生产技术;人事处向人社厅申请“农业产业扶贫专家行”活动,率先在大屯村召开启动仪式,先后引进院内外农业专家100多人次为大屯特色农业产业技术服务;推广处协调省水利厅资金40万元,为大屯村新建设千亩节水灌溉设施;玉米所、植保所、水保所、果树所、创新中心无偿为大屯村贫困户引进了大枣种苗10000株、早金酥梨苗6600株、葡萄3000株、苹果200株、各类新品种种子1850公斤、马铃薯3740公斤、肥料14.4吨,直接解决了贫困户生产资金。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驻村工作队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采用办班讲课,参观考察、现场咨询、巡回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手段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工作队先后举办了玉米、杂粮、果树等农业科技培训班5次,带领果农到北票、义县考察大枣、苹果、梨等果业的发展,组织镇村干部到我院相关所和科技示范基地参观学习,有效提高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种田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科技致富的信心。
发挥引领作用,产业基地成效显著
2016年,驻村工作队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强化优质杂粮和特色果品示范基地建设,协助成立了2个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驻村工作队通过引进、免费发放、试种、现场指导等“保姆式”帮扶,让贫困户看到特色产业的前景。当前大屯村杂粮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500亩;庭院葡萄、80亩大枣园,340亩早金酥梨示范园,2017都将进入收获期,仅此一项就可为当地带来超过300万元的经济收入。
《农民日报》头版以“专家的扶贫技术真行”为题报道了大屯村科技扶贫工作,辽宁卫视新闻频道以“2016农业产业扶贫专家行在我处启动”为题报道了科技扶贫在大屯村的启动工作,《葫芦岛日报》、农科院网站等多次对大屯村科技扶贫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2017年,大屯村扶贫工作更加艰巨,如何巩固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脱贫的基础上,如何确定自我发展主业,如何增加造血功能和收入,达到摘帽销号、走向富裕?是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大屯驻村工作队将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探索科技扶贫新模式,拓展对口帮扶新途径,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帮扶对象稳定脱贫为目标,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更大贡献。




建昌县大屯村是我院定点帮扶村,2014年8月组建以水保所副所长张东为为队长的驻村工作队,同时兼任大屯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我院科技成果及人才优势,整合帮扶项目和科技资金,培育大屯镇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通过两年多的科技帮扶工作,优质杂粮和特色水果产业已经初见端倪,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目前,大屯村除低保户以外,1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开始在大屯开花结果。2016年,驻村工作队全年共落实科技扶贫项目13项,经费额度达到121万元,引进示范各类作物新品种19个,示范1240亩,推广3560亩,种植户增收105万元。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科技服务团队
为做好2016年度大屯村定点帮扶工作,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同志先后2次率队对大屯镇进行调研,走访慰问贫困户,并召开了全院科技扶贫工作会。除了驻村工作队外,另外选派果树、玉米、杂粮、花卉等8名科技骨干组成大屯村科技扶贫服务队,负责具体实施各项科技帮扶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明确方向目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通过调研,驻村工作队制定了《大屯村三年整体帮扶规划》,确立了以大屯村为核心,重点发展优质杂粮和特色果品两个主导产业的工作目标,优先建立精品谷子示范基地,发展订单农业,逐步形成谷子种植专业村;发展以优质葡萄、大枣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依托大屯镇画廊谷和云山洞景区旅游资源,建立优质梨、苹果、葡萄、桃等标准化示范园,大力发展采摘观光休闲农业,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重视基层党建,促进科技精准扶贫
2016年,驻村工作队着力抓好村班子建设,协助大屯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换届选举,组建了年富力强、有战斗力的新班子。同时,规范了村“两委”干部的从政行为,强化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管理,严格实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注重培养科技致富能手,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党群共同致富。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一对一精准帮扶实施方案”,党员干部带头落实各项科技致富措施。
整合科技项目,筹措扶贫农资经费
在农科院总体协调下,2016年驻村工作队和服务团队在大屯村整合实施了13项科技项目,总经费121万元,用于支持大屯谷子、大枣、梨、葡萄等特色产业发展。此外院财务处还设立8万元的驻村扶贫队专项资金,用于驻村专家吃住行等方面,解决扶贫队专家后顾之忧,保证更多时间在大屯村指导农民生产技术;人事处向人社厅申请“农业产业扶贫专家行”活动,率先在大屯村召开启动仪式,先后引进院内外农业专家100多人次为大屯特色农业产业技术服务;推广处协调省水利厅资金40万元,为大屯村新建设千亩节水灌溉设施;玉米所、植保所、水保所、果树所、创新中心无偿为大屯村贫困户引进了大枣种苗10000株、早金酥梨苗6600株、葡萄3000株、苹果200株、各类新品种种子1850公斤、马铃薯3740公斤、肥料14.4吨,直接解决了贫困户生产资金。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驻村工作队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采用办班讲课,参观考察、现场咨询、巡回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手段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工作队先后举办了玉米、杂粮、果树等农业科技培训班5次,带领果农到北票、义县考察大枣、苹果、梨等果业的发展,组织镇村干部到我院相关所和科技示范基地参观学习,有效提高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种田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科技致富的信心。
发挥引领作用,产业基地成效显著
2016年,驻村工作队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强化优质杂粮和特色果品示范基地建设,协助成立了2个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驻村工作队通过引进、免费发放、试种、现场指导等“保姆式”帮扶,让贫困户看到特色产业的前景。当前大屯村杂粮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500亩;庭院葡萄、80亩大枣园,340亩早金酥梨示范园,2017都将进入收获期,仅此一项就可为当地带来超过300万元的经济收入。
《农民日报》头版以“专家的扶贫技术真行”为题报道了大屯村科技扶贫工作,辽宁卫视新闻频道以“2016农业产业扶贫专家行在我处启动”为题报道了科技扶贫在大屯村的启动工作,《葫芦岛日报》、农科院网站等多次对大屯村科技扶贫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2017年,大屯村扶贫工作更加艰巨,如何巩固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脱贫的基础上,如何确定自我发展主业,如何增加造血功能和收入,达到摘帽销号、走向富裕?是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大屯驻村工作队将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探索科技扶贫新模式,拓展对口帮扶新途径,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帮扶对象稳定脱贫为目标,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声明:本网电子邮箱被不法分子盗用,收取审稿费或版面费
下一篇: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宽甸果蔬科技服务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活动